重要饮片资源库

莪术

基本信息

  • 中文学名

    莪术

  • 拉丁学名

    Curcumae rhizoma

  • 姜科

目录
 

1-简介:

莪术,【拼音】: ézhú。别称蒁药、莪荗、青姜、黑心姜、姜黄,拉丁文学名:Curcuma zedoaria Christm. Rosc.,莪术为姜科、姜黄属多年生宿根草本,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 Curcuma phaeocaulis Val.、广西莪术 Curcuma Kwangsiensis S. G.Lee et C. F. 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.H. Chen et C. Ling的干燥根茎。后者习称温莪术。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,洗净,蒸或煮至透心,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及杂质。株高约1米;根茎圆柱形,肉质,具樟脑般香味,淡黄色或白色;根细长或末端膨大成块根。栽培或野生于林荫下,分布于印度、马来西亚和中国各地。能治行气止痛、积散结、破血祛瘀作用。

2-药理:

1)抗肿瘤作用。

2)抗早孕作用。

3)抗菌作用。

4)升高白细胞的作用。

5)对心血管的作用。

6)对胃肠平滑肌的影响。

7)保肝作用。

8)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。

9)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。

10)抗炎作用。

3-详解:

1)形态特征

株高约1米;根茎圆柱形,肉质,具樟脑般香味,淡黄色或白色;根细长或末端膨大成块根。叶直立,椭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25-3560)厘米,宽10-15厘米,中部常有紫斑,无毛;叶柄较叶片为长。

花葶由根茎单独发出,常先叶而生,长10-20厘米,被疏松、细长的鳞片状鞘数枚;穗状花序阔椭圆形,长10-18厘米,宽5-8厘米;苞片卵形至倒卵形,稍开展,顶端钝,下部的绿色,顶端红色,上部的较长而紫色;花萼长1-1.2厘米,白色,顶端3裂;花冠管长2-2.5厘米,裂片长圆形,黄色,不相等,后方的1片较大,长1.5-2厘米,顶端具小尖头;侧生退化雄蕊比唇瓣小;唇瓣黄色,近倒卵形,长约2厘米,宽1.2-1.5厘米,顶端微缺;花药长约4毫米,药隔基部具叉开的距;子房无毛。花期:4-6月。

2)生长习性

栽培于野生林荫下。

3)地理分布

产中国台湾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安徽等省区;印度至马来西亚亦有分布。

4)药用价值

根茎称莪术,供药用,主治气血凝滞,心腹胀痛,症瘕,积聚,宿食不消,妇女血瘀经闭,跌打损伤作痛。块根称绿丝郁金,有行气解郁,破瘀,止痛的功用。[1]

5)性味归经

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

6)功效主治

1)、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用于血瘀腹痛、肝脾肿大、心腹胀痛,积聚,妇女血瘀经闭,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。

2)、行气止痛,破血消积: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、胸胁痛、腹痛及症瘕肿块等。常配三棱。

3)、消食化积:用于饮食积滞之胃腹胀痛,常配焦麦芽、焦槟榔。

7)使用注意

莪术有耗气伤血之弊,中病即止,不宜过量或久服。月经过多及孕妇忌服。

1)、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虚人禁之。

2)、《本草正》:性刚气峻,非有坚顽之积,不宜用。

3)、《药性通考》:乃攻坚之药,可为佐使,而不可久用。

4)、《本草害利》:凡经事先期,及一切血热为病者忌之。

8)化学成分

根茎含挥发油,油中主成分为莪术呋喃烯酮(curzenone)占44.93%,龙脑(borneo1)占4.28%,大牻牛儿酮(pormacrone)占6.16%,还含α-β-蒎烯(pinene),樟烯(camphene),柠檬烯(limonene),8-按叶素(l8-cineole),松油烯(terpinen),异龙脑(isborneol),丁香烯(caryophyllene),姜黄烯(curcumene),丁香烯环氧化物(caryophyllene epoxide),姜黄酮(turme),芳姜黄酮(ar-turmerone),莪术二酮(cudione)以及莪术烯醇(curcurmenol), 异莪术烯醇(isourecumenol)等。另含二呋喃莪术烯酮(difurocumenone),莪术二醇(aerugi-diol)。又含抗氧化剂活性的姜黄素类(curcuminoids)化合物。

9)制剂

1)、莪术栓

莪术挥发油4ml,乙醇5ml,吐温-80 4ml,冰片0.1g,蜂蜡5g,香果脂适量,并制成100g。取莪术挥发油加吐温-80搅匀;另取冰片溶于乙醇内,将两者充分混匀。另将香果酯置蒸发皿内,在水浴上加热至全部熔化,加入蜂蜡细末,待熔化后搅匀。再将上述混合的药液加入熔化的基质内,搅拌均匀,趁热倾入预先涂上润滑剂的阴道栓模内,冷凝后削去多余栓块。每颗约0.5g。功能行气破血,消积止痛,消瘀。用于治疗宫颈癌及子宫颈糜烂。(《江西省医院制剂规范》)

2)、莪术油软膏

莪术油65g,亲水性基质适量。取莪术油,加尼泊金乙酯1g与亲水性基质适量,制成1000g。搅匀,即得。本品为亲水性基质的乳白色软膏,有莪术油的特殊香气。含挥发油量不得低于标示量的77.0%。功能消炎,消肿,止痒。用于外阴瘙痒及外阴炎。外涂息处,每日l-2次。《浙江省药品标准》1983年)

3)、莪术醇注射液

莪术醇7.5g,无水乙醇75ml,苯甲醇30ml,注射用水100ml,丙二醇适量。取莪术醇溶解在无水乙醇中,加苯甲醇及丙二醇,然后慢慢加入注射用水并不断搅拌,最后加丙二醇至1000ml,以3号垂熔滤球抽滤至清,分装成每支5ml100热压灭菌30min,即得。功能抗癌。用于各种癌症。肌内注射,每次-10ml,每日1次。

10)药论

论莪术行气破血之功

1..缪希雍:心腹痛者,非血气不得调和,即是邪客中焦所致。中恶疰忤鬼气,皆由气不调和,脏腑壅滞,阴阳乖隔,则疫疬疰忤鬼气,得以凭之。茂气香烈,能调气通窍,窍利则邪无所容而散矣。解毒之义,亦同乎是。其主霍乱冷气吐酸水及饮食不消,皆行气之功也,故多用酒磨。又疗妇人血气结积,丈夫奔豚,入肝破血行气故也,多用醋磨。”(《本草经疏》)

1.贾所学:蓬术味辛性烈,专攻气中之血,主破积消坚,去积聚癖块,经闭血瘀,扑报疼痛。与三棱功用颇同,亦勿过服。(《药品化义》)

论莪术益气之功在于疏气:

1)、王好古:蓬莪茂色黑,破气中之血,入气药发诸香,虽为泄剂,亦能益气,故孙用和治气短不能接续。所以大小七香丸、集香丸散及汤内多用此也。(《汤液本草》)

2)、蒋溶:破气中之血,血涩于气中则气不通,此味能疏阳气以达于阴血,血达而气乃畅,放前人谓之益气。(《萃金裘本草述录》)

3)、高鼓峰:广茂即莪术,凡行气破血,消积散结皆用之。属足厥阴肝经气分药,大破气中之血,气血不足者服之,为祸不浅。好古言孙尚药用治气短不能接续(《经》)言短气不足息者下之,盖此之谓也。然中气虚实天渊,景宜详审),此短字乃是胃中为积所壅,舒气不长,似不能接续,非中气虚短不能接续也。若不足之短而用此,宁不杀人?(《医家心法》)

论虚人用莪术宜兼补益之品:

1)、缪希雍:蓬获莪行气破血散结,是其功能之所长,若夫妇人、小儿气血两虚,脾胃素弱而无积滞者,用之反能损真气,使食愈不消而脾胃益弱。即有血气凝结、饮食积滞,亦当与健脾开胃、补益元气药同用,乃无损耳。”(《本草经疏》)

2)、黄凯钧:虚人服之积未去而真已耗,须兼参术,庶几焉耳。(《药笼小品》)

11)集解

1)、《开宝本草》:蓬莪茂,生西戎及广南诸州。子似干棋,叶似蘘荷,茂在根下,并生。一好一恶,恶者有毒。西戎人取之,先放羊食,羊不食者弃之。

2)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蓬莪术,《嘉祐本草》始著录。宋《图经》:江浙或有之。颇类蘘荷,莪在根下,如鸭鸡卵。今所用者即此。昔人谓郁金、姜黄、莪术三物相近,其实性不同,形亦全别。

12)主要品类

姜科植物莪术、广西莪术。

词条信息

创建时间:2015-06-03

阅读次数:1918

相关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