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要饮片资源库

细辛

基本信息

  • 中文学名

    细辛

  • 拉丁学名

    Asari radix et rhizoma

  • 马兜铃科

目录

1-简介:

细辛,中药名。又名:华细辛、小辛、少辛、盆草细辛等,属马兜铃目,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;根状茎直立或横走,有多条须根;叶通常2枚,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,花紫黑色;花梗长2~100px;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,果近球状,直径约37.5px,棕黄色。花期4~5月。有祛风,散寒,行水,开窍等功效。常用于风冷头痛,鼻渊,齿痛,痰饮咳逆,风湿痹痛等。细辛既能外散风寒,又能内祛阴寒,同时止痛、镇咳功效较佳。

2-详解:

1)入药部位:

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、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。

2)性味:

辛,温。

3)归经:

归心、肺、肾经。

4)功效:

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。

5)主治:

风寒感冒,头痛,牙痛,风湿痹痛,鼻渊,肺寒咳嗽。

6)相关配伍:

1)、《本草经集注》:曾青、枣根为使。恶狼毒、山茱萸、黄芪。畏滑石、消石。反藜芦。

2)、《药性沦》:忌生菜。《内经》云,肾苦燥,急食辛以润之。干姜、细辛、半夏之辛,以行水气而润肾。

3)、《本草汇言》:细辛,佐姜、桂能驱脏府之寒,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,佐独活能除少阴头痛,佐荆、防能散诸经之风, 佐芩、连、菊、薄,又能治风火齿痛而散解诸郁热最验也。

7)用法用量:

13g。散剂每次服0.51g。外用适量。

8)使用注意:

阴虚阳亢头痛、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。不宜与藜芦同用。

9)炮制方法:

除去杂质,喷淋清水,稍润,切段,阴干。本品呈不规则的段。根茎呈不规则圆形,外表皮灰棕色,有时可见环形的节。根细,表面灰黄色,平滑或具纵皱纹。切面黄白色或白色。气辛香,味辛辣、麻舌。

10)生理特性:

细辛喜冷凉气候和阴湿环境,多生于林下荫湿处山沟腐殖质厚的湿润土壤中,喜土质疏松、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壤土。在无遮阴、干燥、黏重的土壤和低洼积水的地块不宜种植细辛。该植细辛花期5月,果期6月,地下部根茎于9月后形成越冬芽。细辛是早春植物,顶凌出土,花期和果期都较早,6~9月上中旬为果后地上植株生长期和地下更新芽分化期,秋后地上部枯萎,进入休眠期。细辛冬季能耐-40以下低温物耐寒怕高温,畏强光,在遮阴条件下生长良好,气温高于35时,叶片枯萎。

11)产地:

1)、北细辛分布于东北及山西、陕西及山东、河南等地。

2)、汉城细辛分布于陕西、山东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
3)、华细辛分布于辽宁。

12)相关论述:

1)、细辛作为药用植物,始载秦汉《神农本草经》,《神农本草经》将其列为上品。

2)、《名医别录》云:“生华阴山谷,二月、八月采根阴干。”

3)、《本草经集注》云:“今用东阳临海者,形段乃好,而辛烈不及华阴、高丽者。”

4)、《本草图经》云:“今处处有之,皆不及华阴者为真,其根细而极辛。今人多以杜衡为之。”

5)、《本草纲目》云:“大抵能乱细辛者,不止杜衡,皆当以根苗色味细辨之。”当今仍以辽宁、吉林、和黑龙江所产为道地。

6)、《药品化义》:“细辛,若寒邪入里,而在阴经者,以此从内托出。佐九味羌活汤,发散寒邪快捷,因其气味辛香,故能上升。入芎辛汤,疗目痛后羞明畏日,隐涩难开。合通窍汤,散肺气而通鼻窍。佐清胃汤,祛胃热而止牙疼。此热药入寒剂,盖取反以佐之之义也。”

7)、《本草新编》:“细辛,止可少用,而不可多用,亦止可共用,而不能独用。多用则气耗而痛增,独用则气尽而命丧。细辛阳药也,升而不沉,虽下而温肾中之火,而非温肾中之水也。火性炎上,细辛温火而即引火上升,此所以不可多用耳。或问:细辛散人真气,何以头痛反能取效?盖头为六阳之首,清气升而浊气降,则头目清爽;惟浊气升而清气降,头 目沉沉欲痛矣。细辛气清而不浊,故善降浊气而升清气,所以治头痛如神也。但味辛而性散,必须佐之以补血之药,使气得血而不散也。”

8)、《本草经百种录》:“细辛,以气为治也。凡药香者,皆能疏散风邪,细辛气盛而味烈,其疏散之力更大。且风必挟寒 以来,而又本热而标寒,细辛性温,又能驱逐寒气,故其疏散上下之风邪,能无微不入,无处不到也。”

 

词条信息

创建时间:2015-06-03

阅读次数:729

相关图片

饮片

植株